2022-09-23 17:01:17
浏览:
第八章裂缝处理施工方案(若有)
1、混凝土裂缝的危害
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,这不仅对构筑物外观产生较大影响, 同时对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产生影响, 严重时对构筑物的安全性构成威胁, 甚至于完全丧失其使用功能。
2、设计施工规范及材料选用
《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》GB50367-2006
3、裂缝处理主要使用材料:环氧树脂灌缝胶。
4、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分析
1)、楼板不规则裂缝(龟裂)为干缩裂缝,一般处在结构的表面,较细,裂缝宽度多在0.05~0.2mm之间,其产生主要原因:
一是混凝土浇注后养护不到位,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,体积急剧收缩,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,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产生裂缝;二是水灰比过大,模板过于干燥;三是水泥的收缩率大,水泥用量过多,用了过量的细砂、粉砂。
2)、楼板规则裂缝的产生主要是温度应力引起的,即温度裂缝,裂缝宽度大小不一,一般在0.2~10mm,具体有高温裂缝和冷缩裂缝;其中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比较典型的是(1)、(2)、(4),如果双向板为受均布荷载的简支板,容易出现裂缝(1),裂缝与板角基本成45o角;若双向板的四周为固定支座或是板为连续时,易出现裂缝(2),即呈现八字裂缝。
5、跨中规则裂缝(5)的原因:一是楼板跨度跨中弯矩最大;二是跨中为单层配筋;三是跨中有电线管埋设,与垂直裂缝在同一方向。当顺缝方向的结构如圈梁产生温度应力时,楼板的跨中就被拉出如(5)温度裂缝。
裂缝的出现往往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还有些裂缝是不规则和难以解释清楚的,有些裂缝不仅仅是温度裂缝,有的是结构裂缝;因此对于裂缝的处理方案要求在对裂缝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。
6、裂缝危害性评定
从结构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进行考虑,需要对宽度≥0.2mm的裂缝进行处理。
渗水实验及调查研究表明,对渗露没有影响无须修补的裂缝宽度为0.05mm,对渗漏有较大影响必须修补的裂缝宽度为0.1~0.2mm。
从耐久性考虑,必须修补的裂缝宽度为≥0.2~0.3mm。
综合考虑,对宽度≥0.2mm的温度裂缝需要进行裂缝修补处理;而对微细裂缝(宽度小于0.2mm),根据需要选择的进行处理;对因结构原因产生的结构裂缝,比如负弯矩无法满足引起的裂缝等,在进行裂缝修补的基础上,需要进行结构补强。
7、裂缝修补方法的选定
在对裂缝进行详细分析,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,在裂缝不再发展,基本稳定的前提下,即可进行裂缝修补处理。
(一)对微细裂缝(≤0.2mm、龟裂等不贯通不规则裂缝)的处理方法:
采用表面封闭方法,稀而少的裂缝骑缝覆盖修复,细而密的裂缝全部涂覆修补。活动裂缝应使用弹性修补材料。
1).混凝土表面刷毛处理。
2).清洗(用丙酮进行清理)。
3).环氧胶泥嵌补混凝土表面缺损(改性环氧树脂调配)。
4).裂缝用环氧树脂胶泥对其进行表面封闭。
(二)对宽度≥0.2mm的温度裂缝(非正负弯矩区)的处理方法
采用裂缝压力注胶的施工工艺,将改性灌注型环氧树脂通过专用高压灌注设备压入裂缝内,以达到对结构补强和防水的效果。因楼板缝隙较小,不宜使用注射器式设备,其压力小,仅适用于高压灌注后补胶施工。
1).埋设灌注专用高压灌浆嘴。
2).对裂缝进行封逢处理。
3).封闭后进行密闭检查。
4).现场根据实际用量调配灌注型改性环氧树脂。
5).压力灌胶,严格有关压力灌注规程操作,维持一定的灌注压力,避免忽高忽低,忽快忽慢。
6).检查,补灌、保护及5日后混凝土表面清理。
本文由广东固之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,是深圳市腾锦建筑加固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提供,转载请注明出处!新闻推荐
recommendation